2024/8/7

2024.08.07-小花抱手手

小花睡覺也要抱著手手嗎?



2024.08.07-替換下的盛板

伴著我在現居地與生活需要的變化,我們家幾乎沒有完全空白的牆面,全數釘了盛板,多數放書,其次放木料,最後是一些物品,可以說盛板是一片片的往牆上釘,直到沒有空位為止,接著再盡可能的把盛板訂到有兩面牆之間的位置,像是樓梯間與乾燥的廁所,很快的也全數釘滿,這些盛板都是以松木為主的實木。

-

隨著書籍與物品清理,陸續空出盛板,還了一些面積給牆壁與樓梯間,這些實木盛板算一算大概有接近20公尺這麼長,其實相當長,而最美好的是,因為都是螺絲固定,都是實木,把螺絲轉開,實木便可完整取下,留做它用。這如果是裝潢木工,無論你的生活階段如何變化,你大概都不會拆它,拆裝潢難免破壞,也幾乎不會留下任何有用的資材,這也正是我始終建議,住家不要用裝潢去整修,而是好好的仔細的分批採購實木家具,從長遠角度來看,絕對是更划算的選擇。

-



2024/8/6

2024.08.06-想吃就吃想喝便喝

無論多好吃,外面的食物對我的吸引力本來就不高,由於在家已經煮得習慣了,現在外食吸引力更低。如果有在外面吃,我會簡單記錄,在剛剛結束的前一週,只吃了外面的食物三次,內容共三顆茶葉蛋、一盤炒飯與一盤紅油炒手,喝了幾杯便利商店的冰拿鐵,就這麼多了。全部的早餐與大部分的晚餐都在家裡煮與吃,加上每日定時的安麗蛋白素補充,這樣的飲食方式我覺得很棒。只要有廚房,能不能煮剩下的就是人的問題了,不是勤勞與懶惰,而是能否看清楚吃這件事情的本質。

-
關於生命,現在儘量如此思考:我能不能盡量回復到生物本能,像動物般的生活?如果講到吃,我觀察我們家以前很多隻狗和現在很多的貓,牠們雖然比起同類在我家相對自在,尤其是貓,但終究不是野生動物,保留了本能但也有卷養動物的習性,當牠們有肉吃的時候,牠們會多吃一點,到真的飽,牠們也會停下來,真的沒肉吃,牠們也知道哪裡有飼料,這就是卷養習性。至於休息與睡,那肯定十分隨性。
-
人之所以要定時吃三餐,一是因為群聚,而是被勞動限制,如果沒有這兩點限制,當生理發出訊號再進食就很理想,眼前我沒這兩點限制,我應該可以向我們家的貓咪學習。


2024.08.06- 滿桌的水果

眼前步入全聯社,差不多到了無物可買的程度,店面開始為即將到來的中元節舖貨,堆到跟我一樣高滿滿的加工品,看了我都頭痛,蔬果趕快買一買迅速走人,原來我很大一部份錢都花在水果上了。

-


2024.08.06-立秋前的楓紅

自從我把房間的紗窗改為黑線之後,看向窗外的視野完全變清晰了,突然間幾片紅色楓葉就映入眼簾,就在這白天仍然熱得嚇人的八月,原來明天8/7就是立秋了,植物會不會被人類搞壞掉的環境所困惑呢。

-


2024/8/5

2024.08.05-戶外工具間

這個位在戶外花園底部的棚子,早年是為了讓狗狗在戶外活動時有個避雨的地方而搭建,同時放了一些粗木料,有接近1.5坪的大小,幾隻狗狗陸續走了之後,自然而然變成推放雜物的地方,也是現在貓咪進出室內的門戶,除了將數百本回收書籍清出之外,我沒有特別想整理這個空間。這個假日一頓操作,將它轉形成工具間。

-

地面是小狗時代就存在的空心磚,貓咪用的天然跳台全部保留,而當初在新竹辦家庭聚會用的4×8夾板,繼三年前轉形成為媽媽輪椅用坡道之後,雖不能成為家具,但再一次在這個工具間繼續發揮餘光。

-

整理,是這幾十年來我一直做得很棒的事情之一,在這個視野裡,經過我處理的空間都能完全變身,整齊乾淨清楚明瞭。

-

關於整理,我有一道自己的邏輯,但最重要的是:大部分人都擁有太多完全用不到或甚少用到的物品,這些沒用的東西不僅一開始花了你的錢,買回家後佔據寶貴的居家空間,過程中還因為長期疏於整理導致的混亂讓你心煩意亂。

-

所以減少購買,僅購入你現在就要用的東西,因為不需要這麼多,東西少就不需要費心整理,這才是居家整理大師的思維。

-


2024/8/1

2024.08.01-中午煮彩虹麵

如果我在住家附近做事,我都會回家吃飯,夏天中午大概有兩個小時的空檔,通常煮麵為主,這個麵很有意思,叫做:彩虹米麥麵條。

-

彩虹顏色來自台灣產:在來米粉、地瓜粉、野蓮、紫地瓜、薑黃、樹豆、蕃茄、芝麻、毛豆,另外通常我會加一塊手工豆腐+兩個雞蛋,很多青菜,一大碗營養充足,當然足夠飽。

-



2007.01.17-誰是高曼

「高曼」 這個名字源自於軍中。當兵時期,初下部隊擔任排長,期間仍有莒光日教學,偶有播放以越戰為背景的美國影集,中文翻譯為「霹靂神兵」,主角之一就是個叫做高曼的排長,影集播了一陣子之後,我的士官與弟兄覺得我與影集中的排長行事風格相近,要求一樣多而嚴格,因而開始對著我叫高曼,久而久之...